来源:雪球App,作者: 黄河口老高,(https://xueqiu.com/5423073783/340508343)
先看看股价走势,陆金所在2021年曾经市值500亿美元以上,四年时间物是人非,只剩下不到24亿美元。如果在四年前买进,现在亏损百分之95以上。但凡加一点点杠杠,早就爆仓了。
再看看公司业绩,因为原来放出去的贷款坏账太多,这几年给承保的平安财险带来了巨额亏损。公司现在被迫转为自担保,也就是坏账自己内部消化。这就要积累大量坏账准备金,导致短期内很难盈利。
更可悲的是因为负责审计的注册会计师认为公司有应披露而没披露的信息。现在连财报都发不出来。
似乎山重水复疑无路了。我却认为此时正是应该买进的时候。
理由一:审计会计师不签字的原因是认为公司有没披露的内容,经过独立调查团的调查,已经查清情况。是有部分在陆金所买了理财的客户无法全部兑付,公司采用了隐蔽的方式变相刚性兑付了。由此导致公司利润变少,而且不符合监管层要求的不刚兑。我反倒认为这事管理层做的对,有大局观。
理由二:目前市净率不到0.2倍。而且净资产基本都是金融资产,变现的话损失不了多少。换句话说,假设大股东决定这家公司不经营了,搞清算。净资产大概率可以拿回来。瞬间挣5倍。是个非常棒的烟蒂。基本完全符合格雷厄姆式价值投资。巴菲特早期也是这么干的。
理由三:大股东之所以没有搞清算,肯定是觉得这家公司以后还能挣钱。那这个行业还能不能挣钱呢,很简单,看看同行的几家公司就知道了,还是很赚钱的。相信经过调整之后的陆金所可以重回赚钱的轨道。不过需要时间。
风险一:目前公司无法发财报,时间长了有被强制退市可能。
风险二:目前关注度很低,成交量很小,这会导致股价波动性很大,短时间跌一半涨一半都很正常。这就要求不能使用杠杠。
第三:有私有化的可能,大股东中国平安在港股发了两波可转债了。手里有不少外币,直接私有化也有可能。如果最近大副下跌,然后低价私有化,这就是比较糟糕的情况了。
当然了,既然觉得物超所值,假如被动退市或者私有化,也可以选择做个真正的长期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