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的斜率怎么表示?如何下定义?

直线的斜率怎么表示?如何下定义?

发现直线的斜率公式

量化直线的“倾斜程度”

如何对计算一条直线的斜率

斜率和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具有关系

f(dx,dy) dx表示水平移动距离 dy表示垂直移动距离

如何对计算一条直线的斜率

斜率和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具有关系

f(dx,dy) dx表示水平移动距离 dy表示垂直移动距离

y

f(dx,dy) 为什么发现和水平移动的距离和垂直移动的距离,有关系,因为发现,当水平和垂直移动距离发送变化的时候,斜率发送变化了

输入dx dy

y =f(dx,dy)

发现1:一条值线的斜率,即陡峭程度,只取决于一个点之后的垂直位置的变化(爬升)和水平位置的变化(平移),同时和位置本身所在没有关系

f(1,2) = f(2,4) = f(4,8)

`

发现2:如果直线的水平距离不变,垂直距离加倍,斜率也应该加倍

`

除法会除去这个n的比例系数问题,解决线性而不成比例的问题

k*f(dx,dy) = f(dx,k*dy)

f(1,1) = f(1,1)

f(1,2) = 2f(1,1)

f(1,3) = 3f(1,1)

...

f(1,n) = nf(1,1)

发现3:如果直线的垂直距离不变,水平距离加倍,斜率也应该减半

除法会除去这个n的比例系数问题,解决线性而不成比例的问题

(1/k)*f(dx,dy) = f(k*dx,dy)

f(1,1) = f(1,1)

f(2,1) = f(1,1)/2

f(3,1) = f(1,1)/3

...

f(n,1) = f(1,1)/n

f(n,2) =2* f(1,1)/n

f(n,3) =3* f(1,1)/n

f(n,4) =4* f(1,1)/n

f(n,5) =5* f(1,1)/n

f(n,6) =6* f(1,1)/n

f(n,m) =m* f(1,1)/n

得到:

f(n,m) =m/n *f(1,1)

f(dx,dy) =dy/dx *f(1,1)

f(1,1)代表了某种很深奥的特性,有了之前面积公式的铺垫,他就是一个斜率单位,可以像面积公式一样不参与到真实运算

观察4:水平直线,无论平移多少距离,垂直距离上都是没有变化,即0,没有斜率,可定义为斜率=0

f(dx,0) = 0

观察5:垂直直线,在逼近垂直直线时,水平距离发生非常微小的偏移,垂直距离也会放大非常多

f(0,dy) = 无穷大

7

创造数学的过程,有两个很重要的能力,即观察、总结的能力

1.明确你需要什么?(斜率公式)

2.观察需要东西的输入是什么?(水平移动距离、垂直移动距离)

3.观察其中的联系

4.发现总结规律

5.推演到一般情况。

通过日常观察,我们得到经验(如爬山,或者绘制一条斜线)

观察1:一条值线的斜率,即陡峭程度,只取决于一个点之后的垂直位置的变化(爬升)和水平位置的变化(平移),同时和位置本身所在没有关系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明确斜率公式(即该映射)的输入。

让XianLv表示斜率,水平位置变化为ShuiPingOffset,垂直变化为ChuiZhiOffset

明确了输入,我们即可得到斜率公式的左边,即如下

XianLv(ShuiPingOffset,ChuiZhiOffset)=?

XianLv(ShuiPingOffset,ChuiZhiOffset )=?

XianLv(ShuiPingOffset,ChuiZhiOffset)=?

下面,我们再推导出右边部分

观察2:一条直线上每个点都是相同的陡峭度(斜率)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水平距离加倍,垂直距离加倍时,斜率依旧保持不变。如下图

即得到公式:

XianLv(ShuiPingOffset,ChuiZhiOffset)=XianLv(2×ShuiPingOffset,2×ChuiZhiOffset)XianLv(ShuiPingOffset,ChuiZhiOffset )=XianLv(2\times ShuiPingOffset,2\times ChuiZhiOffset )XianLv(ShuiPingOffset,ChuiZhiOffset)=XianLv(2×ShuiPingOffset,2×ChuiZhiOffset)

同时推理可得到,对于一条直线任意处,斜率都相等,即得如下公式

XianLv(ShuiPingOffset,ChuiZhiOffset)=XianLv(k×ShuiPingOffset,k×ChuiZhiOffset)XianLv(ShuiPingOffset,ChuiZhiOffset )=XianLv(k\times ShuiPingOffset,k\times ChuiZhiOffset )XianLv(ShuiPingOffset,ChuiZhiOffset)=XianLv(k×ShuiPingOffset,k×ChuiZhiOffset)

其实,我们要知道,数学是我们对世界的量化思考

学数学不要是为了懂数学

学数学是要为了懂得思考

我们现在是在发明斜率,假设之前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是斜率,现在我们就是要把斜率这个概念定义出来,为生活实际服务,没有说不能犯错,没有说我一次就能设计对。我们就先提出一些假设公式,让这些假设公式去看是否符合我们的实际观察,如果都如何我们的观察实际,能作用于实际生活,那他就是我们要的”斜率“

到了这里是关键,在这里,我们需要提出一些假设公式能够符合上诉特征

假设自己这个时候,只会加减乘除,你现在手上只有两个关联数字:co(垂直移动距离)和so(水平平移距离),你怎么设计

同时数学的发展就是这么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会了加减乘除,导出的直线斜率。

懂了直线斜率,发明了微积分。

通过不断丰富手中的数学工具,通过已知推到未知,从而不断掌握新的数学工具

到这里我们发现,除法是可以符合我们的观察发现的

比如如下公式

X(so,co)=soco(1)X(so,co)=\frac{so}{co} \tag1X(so,co)=coso​(1)

X(so,co)=coso(2)X(so,co)=\frac{co}{so} \tag2X(so,co)=soco​(2)

X(so,co)=(coso)2(3)X(so,co)=(\frac{co}{so})^2 \tag3X(so,co)=(soco​)2(3)

X(so,co)=(soco)2(4)X(so,co)=(\frac{so}{co})^2 \tag4X(so,co)=(coso​)2(4)

X(so,co)=coso+(soco)2(5)X(so,co)=\frac{co}{so}+(\frac{so}{co})^2 \tag5X(so,co)=soco​+(coso​)2(5)

观察3:如果直线的水平距离不变,垂直距离加倍,斜率也应该加倍

XianLv(ShuiPingOffset,k×ChuiZhiOffset)=k×XianLv(ShuiPingOffset,ChuiZhiOffset)XianLv(ShuiPingOffset,k\times ChuiZhiOffset )=k\times XianLv( ShuiPingOffset,ChuiZhiOffset )XianLv(ShuiPingOffset,k×ChuiZhiOffset)=k×XianLv(ShuiPingOffset,ChuiZhiOffset)

加上观察三,我们发现根据观察1,2提出的公式,只有公式(2)满足

X(so,co)=coso(2)X(so,co)=\frac{co}{so} \tag2X(so,co)=soco​(2)

观察4:水平直线,无论平移多少距离,垂直距离上都是没有变化,即0,没有斜率,可定义为斜率=0

X(so,co)=coso(2)X(so,co)=\frac{co}{so} \tag2X(so,co)=soco​(2)

公式2也满足观察4,当co垂直距离为0时,水平距离如何变化,斜率X也是0

观察5:垂直直线,在逼近垂直直线时,水平距离发生非常微小的偏移,垂直距离也会放大非常多

公式2也满足观察5

X(so,co)=coso(2)X(so,co)=\frac{co}{so} \tag2X(so,co)=soco​(2)

即最终,我们得到斜率的公式为:

X(so,co)=coso(2)X(so,co)=\frac{co}{so} \tag2X(so,co)=soco​(2)

斜率=平移的同时爬升(官方定义)

创造数学的过程,有两个很重要的能力,即观察、总结、假设的能力

1.明确你需要什么?

2.观察需要东西的输入是什么?

3.观察其中的联系

4.发现总结规律(大胆的假设、多方的验证)

5.推演到一般情况。

从斜率的公式发明来看,特别是在观察公式映射,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时,数学发明还需要大胆的假设

假设后还需要进行多方的验证,如果能正确符合我们的观察, 能运用于实际,即可。

不用怕犯错,不要认为自己一次就能设计对

假设自己现在,只会加减乘除,你现在手上只有两个关联数字:co(垂直移动距离)和so(水平平移距离),你怎么设计斜率公式,我们发现除法是可以的

数学的发展就是这么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会了加减乘除,导出的直线斜率。

懂了直线斜率,发明了微积分。

通过不断丰富手中的数学工具,通过已知推到未知,从而不断掌握新的数学工具

其实加减乘除,就是我们对世界最直观的直觉。

斜率是通过通过除法,得到的更高一层次的直觉。

相关文章

bat365官方网页版 冷却缩减 (冷卻縮減) - [M3]魔法金属 (ManaMetalMod) - MC百科
365直播网网络电视台下载 可达成的结局

可达成的结局

⏱️ 07-04 👁️ 4777